发布日期:2025-05-09 21:55 点击次数:107
炒股杠杆10倍
春风吹绿山河,又到植树时节。
千百年间,许多文人墨客曾挽袖荷锄,栽下幼苗,或者带领百姓,植树造林,将一片片绿荫种进光阴里,揉进诗词中,成为送给后世的动人“绿色情书”。
斯人往矣,绿树却与诗歌一起“亭亭如盖”。
“3.12植树节炒股杠杆10倍”,让我们一起缅怀那些播撒绿意的诗人吧。
白居易:把荒城种成“桃花源”
白居易不仅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还是一位廉洁勤政的好官。他尤其喜爱栽植树木花草,每到一地为官,都带领民众植树造林,并写下很多植树诗,留下许多名句。
被贬江州司马时,他把庐山上的桂树、山野中的山樱桃树、山石榴等众多树木移栽在司马府厅前院后,并写了多首诗来记录这些,如《厅前桂》记述植桂一事:“天台岭上凌霜树,司马厅前委地丛。一种不生明月里,山中犹校胜尘中。”
之后调到忠州担任刺史,他发动衙役乃至全城百姓一齐种树,在《东坡种花》诗中动员百姓:“持钱买花树,城东坡上栽。但购有花者,不限桃杏梅。百果参杂种,千枝次第开。”在他的倡导下,忠州昔日的穷山秃岭,渐渐成为青山绿水,到处绿树成荫、百花争艳。
在担任杭州、苏州刺史,他同样将种树坚持到底:
在杭州西湖修堤,堤上栽植杨柳等树木,世人为纪念他,便将原来的“白沙堤”改名“白堤”,至今依然在。
在苏州通济桥到虎丘西山庙桥的塘堤上种植桃李莲荷数千,并作诗《武丘寺路(去年重开寺路桃李莲荷约种数千株)》记述此事:“自开山寺路,水陆往来频。银勒牵骄马,花船载丽人。芰荷生欲遍,桃李种仍新。好住湖堤上,长留一道春。”
在忠州时,白居易写下一首《种桃杏》,道出自己栽树种花的原因:“无论海角与天涯,大抵心安即是家。路远谁能念乡曲,年深兼欲忘京华。忠州且作三年计,种杏栽桃拟待花。”
柳宗元:柳州刺史爱种柳
柳宗元是一名妥妥的“种树达人”。他在永州为官的日子里,曾亲自上阵栽种竹子和灵寿木。在《种树郭橐驼传》中把植树要领概括为:“凡植木之性,其本欲舒,其培欲平,其土欲故,其筑欲密”,堪称专业。
公元815年,柳宗元被改派到柳州担任刺史。他把植树大计带到了柳州,在柳州城西北亲手种下200株柑橘树:“手种黄柑二百株,春来新叶遍城隅。”
他还发动民众绿化柳江沿岸,带领百姓在柳江西岸大面积种植柳树,并作《种柳戏题》诗:“柳州柳刺史,种柳柳江边。说笑为故事,推移成昔年。垂荫当覆地,耸干会参天。好作思人树,惭无惠化传。”
柳宗元为了柳州的发展鞠躬尽瘁,临终病中仍念叨:“垂荫当覆地,耸干会参天”——而他发动百姓建造的柳堤,至今仍在守护着一座城,也成为他的一座丰碑。
苏东坡:生态环境实践家
苏东坡堪称“植树模范”。少年时代他爱种松,每年都在家乡栽植松树,10多年里亲手栽的松树有数万株。他在《戏作种松》一诗中咏道:“我昔少年时,种松满东冈。初移一寸根,琐细如插秧。”
苏轼被贬定州刺史时,仍不忘植树造林。他鼓励农民改良土壤、治理荒滩,广为植树造林。尤其是北方的槐树。他还在自己的“雪浪斋”院里亲手栽种了两棵槐树。这两颗槐树如今仍生长在河北定县文庙前院,人称“东坡槐”。
在任徐州知府时,苏轼曾到辖区滕县视察当地的植树造林成果,并留下了诗作名篇《滕县时同年西园》:“西园手所开,珍木来千岑。养此霜雪根,迟被鸾凤吟。池塘得流水,龟鱼自浮沉。幽桂日夜长,百花乱青衿。我独种松柏,守此一寸心。”苏轼通过写诗来表达他的生态环境观,他认为植树不仅可以减少水土流失,能使“池塘得流水”,还能促进植物生长,使“幽桂日夜长”,引得凤凰来。这也许就是苏轼所追求的生态环境梦想吧。
古人的诗句在年轮里生长,当代的我们,继续用植树的行动赋予土地新的呼吸。
植树节,一起来种树吧,你种下的不止是树,还有传承千年的诗意与生机。